试驾上海大众朗逸 感受源自于东方的标准

在我看来,“达标”是一个很中国化的字眼。我们制定了许多规范化的标准,借以衡量事物的好坏,无论是出于形式,还是追求最终的实际效果。每逢新车上市,总能碰到“同级车型标杆”一类的字眼,而这种填压式的认知却脆弱不堪,轻易之间即被打破。

在一个技术占据主导的时代,从技术引进过渡到技术合作,进而自主创新,这显然是最为切合实际的发展模式。试车前一天的技术讲解会上,厂方工作人员饱含激情的介绍尽是溢美之词。对朗逸而言,他们和我们都等待得太久了。

用东方人的设计满足东方人的审美,显然是朗逸的最大卖点。刻板的德国人更加注重机械结构的完美,他们这种固有的观念值得尊敬,但延伸到车身外形设计上,在亲和力方面却有些欠缺。换句话说,它们通常缺少充满灵性的美感。

但说到底,朗逸终归是一部“大众”。作为一款家用轿车,大胆夸张的风格会被理解为激进和冒险的举动。事实上,朗逸的外形设计更加注重线条的流畅过渡,借以塑造修长完美的车身比例关系,或许这就是让一款A级车看上去更像B级车的要诀。而车身侧面的双腰线设计也让整车的风格更加活跃,蝶形的前后车灯则是首次在大众系车型上出现。

如果抛开此前的各种背景信息,单单凭借造型设计,朗逸的内饰出处会让人暂时“失去鉴别能力”。左右对称以及对于圆形的偏爱是典型的中式设计,但内饰的整体风格更倾向于大众一贯的内敛与沉稳,仪表台上方的液晶显示屏却又是来自南欧的惯用手法。这并非是精雕细琢的手工艺品,但光可鉴人的胡桃木纹装饰更像是帕萨特领驭的一种承袭。当然,复古现在被看成一种时尚,但活力同样是一种重要的“化学元素”,至少我并不认为这种材质适合用来营造运动氛围。在色调搭配方面,朗逸也显得有些保守。必须看到的是,个性化的多样选择正在那些沉闷的城市里复兴。

网友还看了
风云A8 风云A8 10.99万起 获取底价
威朗Pro 威朗Pro 12.89万起 获取底价
轩逸 轩逸 10.86万起 获取底价
卡罗拉 卡罗拉 11.68万起 获取底价

最热评论

全部评论

意见
反馈